4月28日晚间,顺丰控股(002352.SZ,6936.HK)公告了2025年首份“成绩单”,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8.50亿元,同比增长6.90%;一季度实现总件量35.6亿票,同比增长19.7%;归母净利润达成22.34亿元,同比增长16.87%,再创上市以来的新高;归母净利润率达到3.2%,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0.45元/股,同比增长15.38%。
在此前发布的3月份A股快递公司月度经营数据中,顺丰控股业务量增速领跑,速运物流业务件量增速超过25%,更是超出同期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的行业水平。
面对比以往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顺丰在2025年一季度依然实现了业务的高质量增长,更重要的是,顺丰并没有因为业务量增长而影响服务水准和业绩质量。国家邮政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顺丰快递服务满意度连续16年排名第一。持续渗透新业务场景,不断精进组织变革,激发强大的经营活力,助推顺丰国内及国际业务稳步增长,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显示出顺丰的“稳定性”。
2025年第一季度,顺丰控股实现总件量35.6亿票,同比增长19.7%,实现营业收入698.5亿元,同比增6.9%。其中:速运物流业务、供应链及国际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均实现增长,分别为7.2%、9.9%。这得益于顺丰不断渗透各行各业客户的端到端物流场景,稳步扩大业务规模,并持续加强国际网络能力建设,深化业务融通,积极拓展供应链及国际市场。
在消费端,顺丰抓住内需政策加码机遇,在2025年“国补”政策及以旧换新补贴扩容的背景下,开发各种新产品。例如,顺丰旗下的“顺回收”依托智能化系统工具,实现在派送物品流程中增加回收任务,打造了“上门回收”、“一站式以旧换新”两大创新性服务产品,构建全流程数字平台,以数字化助力循环经济发展。
在完善产品线,提升服务效能上,顺丰仍在不断完善产品矩阵。在大件物流领域,顺丰着力推动核心城市、经济圈时效全面提速,推出“大件即日”、“大件次晨”等多层级大件时效产品矩阵,为不同时效需求区间的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其中1000多个重点城市互寄流向实现了“寄件时间+24小时精准承诺”,同时利用全货机和丰富的散航资源,通过“客户-机场”的直收直派模式,减少了转运环节,可实现跨省最快7小时的门到门服务,以满足产业链的即时响应需求。
同时,顺丰不断渗透至新产业领域,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并将服务范围拓展到海外。服务领域从电商与流通扩展到工业制造、高科技、服装鞋帽、家电家居、汽车、消费品等多个行业,服务范围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韩国、菲律宾等国家,服务维度和深度不断提升。
在管理层面,为全面提升经营活力与市场竞争力,顺丰积极推进激活经营举措,推行以经营结果为导向、多元驱动、成果共享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提升业务前线决策敏捷性,通过机制牵引,从“给钱”变“分钱”,释放前线的市场拓展动力;另一方面,强调总部对业务前线的支持功能。公司全员同心同向,构建利益共同体,从而更有效地把握市场机遇、应对行业挑战。
顺丰一方面“能挣钱”,另一方面则是“会省钱”。
顺丰在成本端始终坚持精益化资源规划与成本管控,通过营运模式变革、网络规划优化推进结构性降本,将成本优化的效益反哺至前端的业务拓展,有效提升产品及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达成稳健业务增长的同时,顺丰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额为92.9亿元,同比增长8.0%,毛利率达到13.3%,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顺丰持续深耕精益管理模式,依托科技创新释放管理效能。通过数字化系统优化流程、智能工具精准调度资源,实现管理效率的显著提升。这一系列举措成效逐步显现,公司主要费用率持续改善,其中管理费用率下降0.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下降0.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基本持平,以精细化运营为业绩增长筑牢坚实基础。
在业务端发力的同时,顺丰在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长期投资价值,为投资人提供了更好的“安全垫”。截至4月28日,顺丰已经完成了2024年提出的第二期A股回购方案,回购金额高达人民币8.59亿元。公司2024年第2期回购到期后,也即刻推出了2025年第1期回购方案,回购金额约为人民币5-10亿元,提振市场信心。
此前2024年,顺丰分红和回购总额超百亿元,分红率达40%。这种真金白银回馈股东的态度,正契合了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需求。
而顺丰在不确定因素扰动下,体现的业绩确定性得到了机构投资人的认可。在顺丰和各基金公司的一季报中可见,易方达以张坤为首的知名基金经理合计持股数量已经超过6200万股,位列前十大股东之列。
这家中国头部的公募基金,要求投资标的是“具备优秀商业模式、竞争力和定价能力突出、行业空间广阔且资本分配对股东友好的公司”,易方达基金在2025年一季度大幅度增持顺丰控股,易方达优质精选基金对顺丰控股环比增加 226%,顺丰控股新进易方达优质精选基金前十大重仓股。
易方达基金重仓顺丰的背后,是顺丰业绩驱动的结果。作为全球第四,中国及亚洲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商,在行业竞争硝烟弥漫的背景下,2024年的业绩堪称亮眼,营收达到2844亿元,净利润超百亿元,净利润增速达到23.5%,超过营收增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高达322亿元,并且在2025年一季度仍延续这一业绩的成长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