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美国对于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最高单次收取150万美元的所谓“服务费”一事,召开了两次听证会。
听证会上,引发了各行各业的激烈探讨甚至剧烈冲突。目前尚没有具体结果。但不少人担心最终特朗普会签署总统令,后续引发对全球海运物流乃至各行各业的巨大冲击。
这件事还得从2月下旬说起,当时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议对中国制造的船舶征收港口费,最高可以收取150万美元的所谓“附加服务费”。
而就在前几天,接连开了两场听证会。
具体来看这项针对中国船舶运营商和中国制造船舶的收费政策。根据路透社报道,具体海运服务收费标准如下:
针对中国的海运物流企业:当中国船舶进入美国港口时,美国提供的国际海运服务有以下两种收费方式:每艘船每次进入美国港口最高可收取100万美元;或按船舶净吨位,每净吨收取1000美元。
针对有中国船舶的海运物流企业:根据物流船队当中中国建造船舶占比不同收费,占比超过50%单航次收费最高150万美元;占比在25%—50%的单航次收费最高75万美元;占比低于25%的单航次收费最高50万美元。这里注意,范围已经超过了中资海运企业,只要使用中国船舶的全球海运都被囊括在内。
针对运营商在未来24个月内从从中国船厂订购或预期交付的船舶占比达到或超过50%,单航次收费100万美元;25%—50%收费75万美元;0-25%收费50万美元。
但是如果使用美国建造船舶的海运服务收费可以减免。如果运营商通过美国建造的船舶提供国际海运服务,每次船舶进入美国港口时,可退还最高100万美元的费用。
有货代形容,“就像超市突然宣布中国产购物车要收押金”。
确实,此举一旦落地,对于中国的造船产业影响巨大,除此之外,海运物流作为供应链下游环节,也是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端。
根据《中国船检杂志社》报道显示,中国船厂接获的订单在万吨级以上散货船和油轮中约占七成,5000吨级以上集装箱船订单中占75%,3000吨级以上气体运输船订单中占37%。预计到2026年,中国造船厂交付这些新船的比例将达到65%。
Alphaliner最新数据也提到,当前全球十大集装箱航运公司运营船队中,中国建造船舶占比达32%。
若该政策最终落地,单次航程加个50万甚至150万美元成本,整体的海运成本将直线拉升。
具体会涨到多少?
这项政策刚被提出没几天,就有一位代理东方海外货轮跑着美西航线的业内人士预测——每个集装箱成本将凭空增加562美元。
世界航运理事会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案的评估结果,估计该提案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可能超过20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集装箱的成本将额外增加600至800美元。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一艘中国制造的散货船,每吨的运费将提高31.25美元,但是海运到欧洲的典型海运运费大约也只有每吨24美元。更可怕的是中国造散货船大约占全球50%。
除此之外,一位物流行业人士指出,“随着物流成本的上涨,查验费也有可能水涨船高,一个柜子的查验费或许从1000美元飙升至5000到6000美元。”
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在全球属于主导地位,本质上是技术、质量、价格形成的核心优势带来的,美国此举显然是希望通过人为附加物流成本的方式,推高使用中国造船的整体成本,从而人为附加美国造船的价格优势。
根据业内调查数据显示,某欧洲船公司刚接收的12艘24000标箱巨轮中,9艘船身印着“沪东中华造船”标识,因为这个中国制造的占比,其每一趟美洲海运费用都可能被多收取相当于建造价格1%的通行费。
显然海运物流成为了船舶制造业大国争夺的工具。
此举一旦落地,最先带动的将是全球物流巨变。
首先是海运物流航线重构。有业内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已经有海运公司开始测试新的航线,试图降低由此带来的成本变化。比如地中海海运测试经过秘鲁钱凯港中转再陆运至美国,等于多走了一段迂回路线。而这一段航线的改变虽然增加了300海里航程,但规避了75%的特别费用,在海运公司看来是可行的。
其次,推高物流成本。除了上文提到的直接靠岸美国港口的航线会被直接推高之外,事实上其他航线收费也会因为接收更多原本直达美国的海运船只而被间接抬高。
与此同时,美国的航运受到冲击,直达美国的船只必然减少,影响班轮运输业的就业等。NBC援引数据指出,每年有1.5万亿美元的美国贸易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班轮运输业进行。班轮运输业为美国提供了超过640万个就业岗位。而已经有报道称美国港口的吊机闲置率飙升40%,很多机器都开始生锈。
而物流变化必然带来商流变化。
一方面是海外运往美国的出口商品必然价格大涨,最终这些成本将被迫转嫁给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根据世界航运理事会预计,全球98%的船只在停靠美国港口时都将被收取费用,因为这项费用既适用于现有的中国制造船只,也适用于未来的船只,以及任何至少订购一艘中国制造船只的承运商。
另一方面,美国的本土出口也大受影响,尤其是农业等领域。根据美国的农业运输联盟称,目前没有适合国际商业航运的美国制造船舶可以运输玉米、小麦、谷物和大豆。一般来讲,农产品都有一定季节性和时效性,打乱全球海运航线必然拖累全球物流时效,由此推高生鲜农产品的货损。
这项提案会否最终落地呢?经过3月底2次听证会,目前态度尚不明确。
不过,这一提案在政治上特别受欢迎,有美国议员认为此举有利于“国家安全”和“供应链安全”。
但在美国航运、出口和农业等多个行业遭受大量抵制。CNBC称,300多个贸易团体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通过评论和证词警告政府,称美国无法赢得这场经济战,只会让使用中国船只的美国公司陷入困境。
据悉,各大船公司对此反对声量很高。比如全球最大远洋运输公司地中海航运警告称,美国拟对中国建造的船舶及其所属公司征收的费用一旦得以实施,集装箱运费可能会飙升25%。达飞也表示这一举措将对整个集装箱航运业及所有相关航运公司带来严重冲击。
不过,虽然提案未落地,前期影响已经出现。
根据最新消息,美线的长期合约价格已经上涨,多家船公司与美国零售巨头达成的美西航线长期合约价格相较去年上涨了15%至20%,运价预计将达到每个集装箱1600至1800美元。
全球海运价格上,也迎来了反弹,根据3月28日发布的上海航运交易所的海运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整体运价指数从1292.75点回升至1356.88点,涨幅达到了4.96%。其中,美西航线运价为2177美元/FEU,上涨了16.29%;美东航线运价则上涨了11.44%,达到3194美元/FEU。
具体应对上,有不少专业人士提出建议。
首先减少单一运输方式,建立多式联运模式。比如建立多式联运模式转型,减少对传统海运渠道的依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潜在的物流风险。还可以通过转道美国附近国家港口协同陆运实现收费规避。
其次可以要离岸价。这是针对外贸公司的策略。鉴于未来的美线海运价格不稳定性,可以直接走离岸价,让对方承担物流风险。
再者与船公司签长期合同。鉴于这种不稳定性,可以通过锁定未来的运输成本,实现更具竞争力的运价和服务。
此外,建立海外仓也是一种好方法。可以通过建立在美国附近地区的海外中转仓,降低政策风险,还能缩短物流时间,提高整体运输效率。
玛氏中国|2025年度皇家宠物沈阳地区仓配一体服务遴选
2190 阅读又一起物流并购完成,双方将擦出哪些“新火花”?
1860 阅读营收2844亿元的顺丰,依然很“稳”!
1460 阅读极兔速递发布2024年ESG报告 推进物流全链路绿色管理
1021 阅读顺丰控股:2024年营收2844亿元 归母净利润102亿元 投入106亿元提升股东回报
918 阅读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获聘成为中物联碳排放管理师职业能力等级认证项目专家
885 阅读百世越南与胡志明工贸厅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越南商品加速出海
892 阅读小象超市日单量破200万单
829 阅读营收157.46亿元净利润持续翻倍,顺丰同城再交亮眼“成绩单”
790 阅读嘉里物流联网股东应占溢利录得95%增长 收入及核心纯利增长表现超越大市
78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