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看到一条关于跨境电商出口退运的政策,全名是《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的公告》。
加上2020年、2021年出台过相应政策,关于跨境电商退运维修基本上算是一年一个政策了。
看起来困扰跨境电商的退货维修已经迎来了春天,然而事实依然如玻璃瓶里的苍蝇—有光明没前途。
跨境电商为何需要维修、又如何评估决定是否值得维修、以及几种退运维修方式,可以参考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出口跨境电商维修退换货痛点如何解决》。
就当前已出台的政策内容,以及我自己和国内部分保税区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大部分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如果想实现退运维修自由,恐怕短期三五年是看不到希望的,主要有这几个瓶颈点。
目前列入到维修产品目录的产品,大多是典型的工业产品(如工业影像仪、雷达设备等),而不是跨境电商行业主要销售的产品(家居、服饰、3C等)。
可以看出,政策制定者对于主流跨境电商究竟干什么似乎还是很陌生的;同时各个地方政府似乎也没有动力或者能力推动中央部门如海关总署、商务部、环境部听取基层企业的意见。
我在某跨境电商企业工作期间,曾经和地方保税区管理部门做过大量的沟通,并且代表企业写过各种诉求和维修监管的建议,时至今日3年过去了,很遗憾,该企业诉求的产品依然并未出现在维修白名单中。
跨境电商退运维修以及复出口,几乎不能带来多少产值、利润、税收,原出口时出口额和GDP已经计算,现在维修好后复出口,哪有什么实质性增值呢?如果考虑增值的话,维修本身创造的增加产值是微乎其微的。
没有动力,怎么培养出能力来落实退运维修过程中的一系列细节问题呢?
几乎每一次政策中都会提到:进境维修过程中产生或替换的边角料、旧件、坏件等,原则上应全部复运出境;确实无法复运出境的,一律不得内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销毁处置。
这条政策要求几乎一票否决了绝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的退运维修诉求,因为替换下来的废弃物及部件,如何复出口呢?用什么名义复出口呢?而且企业为何要明知废弃物还浪费运费复出口呢? 复出口到国外的目的地国家又会接收吗?
如果不能复出口,就需要在国内(虽然是保税区界内)进行报废,这就又给监管部门(包括环保部门)增加了很多活。具体实施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的难题了。
当无法指望政府方面给出一个退运维修SOP(标准操作流程)的时候,就得指靠企业内具有专业的供应链人才,去指导帮助所在地保税区和监管部门解决各种退运维修的细节问题。
而我在《如何关注和管理跨境电商》讲过,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都是新兴的企业,成立至今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一路滚雪球一样的成长,根本没有积累出相应的人才去解决复杂国际贸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面对退运成品如何退运进境、复出口申报、维修原材料出境到保税区、维修后多余的料件和替换下来的报废料件怎样管理,一系列复杂的物料流、信息流就足以让跨境电商企业的供应链人员疯掉。
很多跨境电商企业的供应链人员,让他拼命催货、吹牛皮侃大山搞PUA这些活都是可以的,但是一旦要“动脑”专研供应链物流技术是不可能的。可以参看《什么样的供应链总监是不合格的》
以上这四个因素叠加起来,跨境电商企业的退运维修需求,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求索不知何时实现兮。
菜鸟无人车现身合肥,成为连锁零售商的灵活“补货员”
3270 阅读美国消费者越囤货,中国物流越赚钱?
2300 阅读关税245%时代自救指南:华强北极限交付、比亚迪出海、京东2000亿支持出口转内销、云途加收报关费、燕文预收关税保证金……
1320 阅读带你深度解析3种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VOI、VMI、JMI,你都了解吗?
977 阅读顺丰控股等成立供应链管理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
779 阅读行业首次!京东物流烯冷冷链三轮车开到樱桃产地
821 阅读沃尔玛引入地理空间技术 扩大当日达服务范围
778 阅读抖音电商将全面下线“音需达”服务
712 阅读美团小象超市将重启线下业务
770 阅读顺丰供应链获批成为LME首批香港核准仓库运营商伙伴
73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