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条#女子给差评遭外卖员上门威胁#的社会新闻被顶上热搜第一。据了解,1月16日,上海张女士在饿了么上下单了一份外卖,因为自己一直在通话外卖员未能打入,通话后订单显示已经送达,张女士打电话过去问情况,骑手态度恶劣表示,自己已经送了一次了不送了,放车里明天再说。由于对方态度怠慢恶劣,张女士提交了态度恶劣的差评。
次日,张女士遭到外卖员上门报复、砸门、辱骂恐吓,还被勒索200元的“赔偿”。为稳住外卖员情绪,以防自己被伤害,张女士选择微信转账200元息事宁人。一则视频显示,外卖员在门外吼道:“差评给我取消掉!3分钟解决不了,我就弄死你!” 女子表示,在向饿了么平台投诉后,对方只是提出补偿100元优惠券。
最后,张女士选择报警寻求警方保护,警方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外卖员因寻衅滋事被拘留十日。
这件事看似只是一则寻常的社会新闻,但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也说明了事件背后隐藏的问题已经日益突出,急待解决。
首先,不能否认的是,这件事因平台员工的个人素质问题而起,这是这起恶性事件的直接原因。就事论事,我们不能因为一起恶性事件而针对整个外卖行业从业人员。在外卖已成为生活常态的今天,发生这样的事件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有人担心,具有暴怒、攻击性的外卖员,十天拘禁结束之后,可能会为报复而作出更危险的行为,这一担心不无道理,因此我们需要格外保护好张女士的安全。
由安全引申到另一个问题,外卖平台饿了么是否做到了保护好顾客的个人信息,显然是没有。值得注意的是,短短一个月事件,饿了么已经上了三次热搜。1月6日,47岁外卖员送餐途中猝死,饿了么最初回应,没有关系,给予2000人道补偿,后来又致哀,给了家属60万抚恤金。1月17日,饿了么外卖员为讨薪自焚,饿了么没有直接给予外界回应,而是表示“将支付治疗及相关费用已对相关合作商启动调查”。今天,女子给差评遭外卖员上门威胁,饿了么试图通过给100元优惠券的方式蒙混过关,
公众普遍认为,此次外卖员与顾客发生激烈的冲突,最大的症结在于饿了么作为管理数万配送员的平台,设置的考核方式出了问题。一单差评就要罚款,且额度是单笔订单派送费的50倍以上,一天辛苦全部白干,这样的惩罚力度不免过大了些。
同时,作为服务商,饿了么在客户给予差评后,没有做电话回访了解具体原因,也没有妥善处理客户的投诉,而是选择了息事宁人的方式,罔顾顾客的合法权益。
错在外卖员,但饿了么平台或许更应该深刻反思。
顺心捷达入股德坤、满帮与百世合作、三志融辉亿元投专线……|零担物流上半年大事件
2498 阅读3.62亿!申通收购菜鸟旗下丹鸟物流,背后藏着哪些商业大棋?
1932 阅读拥抱不确定性:“随机优化模型”重塑供应链决策
1747 阅读经典论文精讲:《供应链管理:不只是物流的新名称》
1763 阅读“ 自营 ” or “ 3PL ” ?:你需要的是混合物流战略
1685 阅读百世跨境召开首届全国网络大会,将加速布局拉美新兴市场
1535 阅读仓库自动化十年变局:智能重构的行业进化
1493 阅读没有一份物流工作不辛苦
1482 阅读马士基宣布涨价
1457 阅读判断一个物流人是否靠谱?闭环很重要
146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