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断飞涨的运费已经让外贸人有钱没有箱,有单不敢接,有货出不得。进入2021的这几个星期,由中国口岸出口的各条航线仍有飞升之势。
终于,外贸人在本周看到了一点点降价的曙光——2021年1月22日,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显示,三个月以来综合指数首次下跌16.05点至2868.95点,较此前一周下跌了0.6%。
总体而言,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平稳,运输需求保持较高水平,远洋航线运价在连续大涨后出现回落,综合指数小幅下跌,但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1月22日,上海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4394美元/TEU,较上期下跌0.4%。
1月22日,上海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4296美元/TEU,与上期持平。
1月22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3995美元/FEU、4750美元/FEU,较上期分别下跌1.5%、1.0%。
1月22日,上海出口至南美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8870美元/TEU,较上期下跌0.4%。
1月22日,上海出口至波斯湾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1934美元/TEU,较上期下跌2.4%。
1月22日,上海出口至澳新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2406美元/TEU,与上期持平。
市场运价小幅下跌。1月22日,中国出口至日本航线运价指数为837.75点。
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周报数据显示,1月22日,欧洲、地中海航线上海港船舶平均装载率保持在95%以上,部分航班满载出运;美西、美东航线上海港船舶平均装载率接近满载水平。
根据 Alphaliner 的数据,从2020年6月至今,已经超过220万TEU闲置运力恢复运营,超过60万TEU的新船交付,增加有效供给;2021年仍有超110万新船交付。上述近400万运力的投入,将逐步缓解压力。针对疫情导致陆路不通、航空中断、运力紧张的局面,有实力的班轮公司也在通过“陆改水”“陆改铁”“铁改水”“空改水”等一系列新模式,打通供应链断点堵点,连通上下游产业,全力以赴保障全球供应链畅通。
截至2020年12月底,跨太平洋航线市场周运力已接近53万TEU,同比提高了约25.6%,已经达到历史峰值。不仅仅是跨太平航线,其他航线的运力也在加速恢复,以供应需求市场。
此外,缺柜问题似乎也出现了缓解的迹象。
根据集装箱监测机构 Container xChange 的最新数据显示,已持续数月的设备短缺有望结束,目前上海的20英尺和40英尺货柜指数已分别提高到0.34和0.37 (注:指数为0.5表示市场平衡,低于0.5表示集装箱短缺)。
该值表明空箱的可用性比上月指数的0.13(40英尺)已大幅提升。尽管1月份的最新数据远低于0.5仍处于设备短缺,但该数据已开始接近中国主要出口市场正常的集装箱短缺水平。
中国工厂已经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力生产集装箱,标准干货箱产量2020年8月份较7月份增长100%,9月份持续增长达到近30万TEU,月产箱量创近五年来最高,并在10-11月持续维持高产出。再加上船公司大力调配空箱,中国农历新年可能成为一个转折点。
航运咨询公司 Sea Intelligence 首席执行官 Alan Murphy 表示:“目前,2021年中国新年的停航航次远低于往年,往年集运公司通常在亚洲 - 美西航线停航37 - 41航次,在亚洲-美东航线停航12 - 15航次;按往年来算,为了应对三周农历新年,期间的运力将大降,跨太平洋地区将不得不再取消48至56个航次。在亚洲-北欧航线上,要跟以往数据持平,还必须取消14 - 17个航次,而在亚洲 - 地中海航线上,还必须取消4 - 6个航次。目前还无法预测最准确的停航情况,但很明显,目前航运公司停航的航次安排远远少于往年。”
京东物流辽宁省京东帮服资源招商
1575 阅读年营收2万亿、净利润下滑至90亿,大宗供应链五巨头业绩出炉!
1604 阅读两大物流国企成立合资公司,意欲何为?
1264 阅读共探AI时代的供应链数智化发展之路!《数智化供应链白皮书》正式发布
1104 阅读物流企业销售激励背后的秘密
1022 阅读行业首创!52名卡友数字人集体亮相
975 阅读深圳首发!顺丰同城与肯德基推出无人车智能配送服务
923 阅读破局与重生:传统国际货代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战略突围
908 阅读运满满江浙沪上线“即时单”业务,打造极速货运新体验
874 阅读关税大战遇上全球供应链:苹果公司深度研究与战略推演
80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