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检查下生产需要的原材料都以“套”为单位备“齐”了的数量是多少,缺多少
详细解释如下,没耐心可以直接看例子
………………………………………
离散制造类工厂在生产前,根据生产需求(订单,预测或者最低库存)计算所需要的原材料数量,并依据仓库现有可用材料,计算缺料状况。
同时,产品生产的材料需要配套捡料(原料1个A,1个B组合成1个C),因此缺料分析需确定能材料配套,能满足生产需求量。
…………………………………………
举例:包子店需要做一笼包子,需求一笼是20个,结果清点了下原料肉馅,只够15个包子用,而原料面团,也只够25个包子用,那么齐套计算结果便是【15】(肉馅与面团取最小值),包子店拥有最多只能生产15个包子原料。
此外,齐套计算要按生产批量进行。
例如包子一笼是一个批量的话,小于20无法生产,因此需以笼数为单位计算齐套。MTO按单生产型企业则是以【订单】为批量,依次计算每个订单的齐套状况…
MTS重资产企业,以生产设备容量为批量生产,例如啤酒生产按设备罐为单位。
如此,低于批量的齐套,其实无法满足最小单位,齐套结果约等于0。
——————————————————
回到制造业供应链
其实并非国内所独有,齐套计算其实就是一种物料供应计划(Material supply planning),过去是通过MRP来实现。
原理是根据主生产计划MPS安排的每日生产产品数量,
1. 按BOM物料清单分解到原材料数量
2. 再根据MPS排的投产日期与每个原材料备料提前期lead time,确定每个材料需要到位的数量及时间
3 并根据补货/采购规则,依据缺料状况自动产生采购订单或者补货单(外购件)或下阶半成品的生产计划单(bom分解到自制件部分)
但是,这样做,问题很多
1 提前期数据不准,无法得到准确建议,导致采购下单太早,库存高,或者太晚,生产缺料。
毕竟快递和外卖都经常延误,何况是长途物流?!
2 缺乏按订单跟踪的缺料状况,MRP只是打包,看到所有订单总共缺多少,要买多少或者生产多少,无法看到每个订单的物料供应状况。
3 基于2也导致缺料时无法追溯影响范围(MRP叫pegging),例如原材料A数量50个没按照MRP建议时间到达,延误了几天,可以根据BOM追溯到10个订单,每个都需要A数量20,总共要200个,库存A虽然有150个,但应该分配给10个订单中的哪些?如何判断?无法判断!
毕竟想买的东西那么多,手上缺钱最窘迫!
所以,从MRP诞生以来,指导生产和采购作业用得好企业很少,大多用来做规划,在当今复杂多变环境下更是如此
………………………………………………
由此背景下,APS(高级计划排程系统)类算法的诞生,有了更成熟的物料计划分配规则,类似RP-RCCP-CRP产能计划层层分解一样,物料计划也有这样的层级关系。不同层级维度需要考虑的数据也有所不同。
具体详情,
我们放在下一章aps的物料齐套介绍
菜鸟无人车现身合肥,成为连锁零售商的灵活“补货员”
3242 阅读美国消费者越囤货,中国物流越赚钱?
2258 阅读关税245%时代自救指南:华强北极限交付、比亚迪出海、京东2000亿支持出口转内销、云途加收报关费、燕文预收关税保证金……
1299 阅读带你深度解析3种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VOI、VMI、JMI,你都了解吗?
935 阅读顺丰控股等成立供应链管理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
765 阅读行业首次!京东物流烯冷冷链三轮车开到樱桃产地
793 阅读美团小象超市将重启线下业务
763 阅读沃尔玛引入地理空间技术 扩大当日达服务范围
750 阅读抖音电商将全面下线“音需达”服务
691 阅读顺丰供应链获批成为LME首批香港核准仓库运营商伙伴
71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