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受邀出席“2018中欧全球供应链高峰论坛”,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迪帕克杰恩、普洛斯CEO梅志明、京东Y事业部总裁杨平、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李效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赵先德等物流科技、大数据与智能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产学界大咖共同分享探讨物流科技与智能供应链的创新发展及其未来趋势。
王振辉提出,中国供应链场景的复杂与多元让中国物流企业在模式创新及科技的应用上具备了显著优势,京东物流所倡导共建的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聚焦数字化、智能化,将有效推动降本增效和产业升级,提升我国经济全球竞争力的同时让世界都能感受“中国速度”。
王振辉介绍,京东物流的业务覆盖了从仓储到末端全链条和多模式的场景,基于10多年的实践和优化,京东物流的智慧系统不仅支持自身应用,同时全面开放,输出给国内外200多个合作伙伴,接入300多个云仓,并在印尼、泰国等国家实现全面“复制”,泰国曼谷已经实现“上午下单,下午收货”,印尼核心城市的配送时效也由之前的平均5-7天提升为当日达或次日达。
就行业和社会特别关注的无人技术,王振辉指出,2018年以来,京东物流在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等全供应链环节持续加强前瞻性布局。超过50个不同层级无人仓启用组成全国最大规模机器人仓群,行业内首发自主研发的L4级别无人重卡,自主研发的京鸿无人货运飞机首飞,全球首个由配送机器人组成的智能配送站在长沙启用等等,京东物流空地一体的干线-支线-末端三级智能物流体系正在逐步搭建完成,引领行业创新性发展。
“供应链行业从业者的梦想除了技术应用,最为关注的就是怎么做到零库存。”王振辉特别强调,数字供应链成为助能产业的关键,京东物流通过全链路数字化,不仅优化包括消费洞察、智能选品、动态定价、智能预测、智慧库存、智能制造等供应链各环节,更是实现全链路协同,将消费端的需求直接快速反馈到生产端,促使整个链条实时动态响应,真正达到C2B或者C2M,实现把库存降到最低,达到运营效率最优化。
王振辉表示,基于物流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智能技术的开放助力,京东物流将携手合作伙伴不断加速全网覆盖、全链共生、全球互通的全球无界通达,期望通过智能供应链服务向全球的输出,由copy to China 向 leading the change 转变,让“48小时中国通达全球、48小时各国本地交付”加速成为现实。
尊敬的院长,尊敬的各位学友还有同行伙伴们,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回到中欧校园,和同学们、老师们、伙伴们,分享交流对供应链发展的一些思考,以及汇报一下近期京东物流的一些情况。
京东物流事实上在整个行业里面,我们把自己定义为初创企业,从2016年品牌发布,到2017年独立,到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但我们做了非常多的思考与实践,结合今天“物流科技与智能供应链”的主题,我想重点谈一谈,希望和大家一起来思考,一起来推动行业发展。
供应链行业发展这十几年来,我发现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点,越是经济不好的时候,越是这个行业变革的时候。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企业经营不好的时候,第一想到除了开源以外就是节流,节流就是降低成本,降低成本主要是减少物流费用。无论是企业物流还是给其他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经常是在降低成本环节,被第一个想到。所以我想作为优秀的物流企业或者是供应链企业,该如何改变这个“命运”。
第一,要真正能够对企业产生价值。京东物流过去一年多发展一直强调给服务伙伴带来真正的价值。有一个直观数据,使用京东物流仓配一体的京东开放平台商家,他会把货物放到我们仓库里,我们给他提供全国仓库布局服务以及开始物流服务,整体来说整个销售大约有30%-50%增长。
第二,作为供应链服务商,更关键是做好智能化、精细化。在整个行业面临升级的时候,智能化、精准化能能够真正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通过这些价值能够带来对企业的价值。
现在,整体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时代,作为贯穿着生产端到消费端全过程,以及行业和企业间的协同供应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此,我们提出要和社会各界一起来建一个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简称叫GSSC,与我们的客户、行业、社会实现价值共创。这个网络更多希望通过网络建设和智能平台搭建,推动中国商品能够卖到全球,全球商品快速通达中国。这个过程当中智能供应链价值和我们企业价值,也会真正被显示出来。
在刚刚过去的11.11,通过我们的仓配一体服务,确保90%以上订单做到当日达、次日达,京东购物朋友都知道,京东有一个211服务,当日达服务。平时自营订单90%以上能实现24小时内送达,在11.11订单量急剧暴增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当日次日90%订单到达,也是和智能供应链发展是有很大关系。
京东物流的业务覆盖了从仓储到末端全链条和多模式的场景,基于我们10多年的实践和优化,京东物流的智慧系统与各种场景、各类硬件设备都有高度的适配性。这套系统已经输出给国内外200多个合作伙伴,接入300多个云仓。我们在印尼、泰国等地复制输出系统,推动当地服务时效大幅提升,本地履约效率和成本不断优化。
另外,物流是由各个环节组成的,做供应链很多同事会发现有特别多环节需要优化。比如以京东物流为例,我们有一个环节是打包,今年启用智能打包机,通过磁悬浮技术,真正应用到我们的仓库作业,提升打包效率。在智能算法上,京东物流会通过非常多措施来提升相关效率。京东物流内部有几千人的研发团队,他们做的核心事情是不断把我们的算法优化。把我们的货物存储优化,通过这些来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
▲ 11月22日,京东物流全球首个配送机器人智能配送站在长沙投入使用
大家特别关心无人技术,从最早的两年前我们的三无产品推出,过去两年京东在不断把无人技术一个是产品化,一个是通过无人化产品成熟度对外赋能。在上海,我们2017年10月建立全球第一个全程B2C无人仓,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单仓生产接近10万单,很好达到我们之前设计的要求,而且它的整个过程是全流程无人化的。在行业里面很多无人只是在分拣环节,这个环节相对比较成熟,无论是国内国外,但全流程的目前我看到在全球范围内就京东物流在做。
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输出了把无人仓的标准并分享给全行业,根据技术分级在不同场景上应用,今年双十一京东体系内有50多个不同等级无人仓投入使用。无人仓使用目前最广泛,已经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此外我们在物流分拣方面,最早投入无人分拣,现在整个行业应用比较成熟。
我们的无人货机,不久前一个货机在陕西首飞成功。从几个无人产品来看,无人机是最难一块,因为涉及到除了政策以外,还有怎么比目前有人飞机使用成本更低,这是非常难的。目前无人机在全国7个省开始常态化运营,虽然很困难但是得到陕西、江苏、福建、广东、青海、海南、广西7个省政府大力支持,在陕西我们获得了在全省进行运营的空域许可。我们培养接近500名无人机飞行服务人员,专门来做无人机的飞控。这是过去京东物流进行的相关尝试。
目前配送机器人覆盖到全国20个城市,前不久在长沙推出第一个智能配送站点,这个站点有20多个配送机器人,负责整个站点配送,一天最多可以完成两千个订单配送。从无人车未来使用场景上,我们也是非常有信心,低速无人车辆它对技术要求相对较低,而且是路线相对固定,从算法上,规划上相对容易,所以我们后面对无人车整个落地、使用、推广也是非常有信心。
供应链行业从业者最大梦想除了除了技术应用,最大关键点就是怎么能够做到零库存。京东物流通过我们的全链路数字化,真正在摸索零库存过程。C端京东物流有一个特性,对全国县区都有自己的配送站点和小哥进行全覆盖,通过前端包括智能数据获取,能够很好获得消费者需求。此外还有大量品牌端跟京东进行合作,真正做到C2M供应链零库存运营。比如我们和雀巢从去年开始就建设了联合销售预测的预测销售和补货的平台,大幅降低了雀巢在京东和线下门店的库存。C2M是将来供应链一个重要的场景,也是京东物流一个努力方向。
什么货物放到什么仓库里面这是我们最核心工作,这个怎么放不是通过表格计算,是通过强大算法做测试,既让订单满足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又能够让库存量得到大幅度降低,这是数字供应链一个关键目标。对于所有的企业尤其是做零售和销售企业,我们库存的周转非常重要,非常多库存企业库存周转可以得到优化,这是真正帮助企业在实际运营当中,在企业行业竞争当中获益,立足于不败之地关键要素。
基于物流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和智能技术的开放赋能,我们在不断加速全球的互联互通,最关键是不断完善全网能力,包括上个月启动全货机使用,对于一些商品需要一地发全国,非常重要。全链共生上面,我们一直推动供应链各环节系统、数据和业务全方位的打通,协同共进。而在全球互通上,我们希望通过智能供应链技术、能力和经验的输出,让全球用户享受高质量的服务。我们希望把引领全球的中国经验不断复制到全球,由“Copyto China” 向 “Leading the Change”转变,让“48小时中国通达全球、48小时各国本地交付”加速成为现实。
我们希望京东物流成为值得信赖的全球供应链服务商,为全球提供“有速度更有温度”的服务。谢谢大家。
农夫山泉23-25届校园招聘供应链类岗位
5152 阅读益海嘉里(金龙鱼)2025校招供应链、物流储备生
4576 阅读顺丰社招运营经理;B端销售;仓储管理经理;支付业务负责人;客户管理岗等
4523 阅读特斯拉智能制造校招专项:24-25届物流、供应链类岗位
4408 阅读盒马社招运输经理;店仓管理专员;仓储业务物资管理高级专员;店仓经理
4271 阅读京东社招项目运营岗;客户体验分析;配送运营岗;客户经理岗;营业部负责人岗
4265 阅读华润啤酒2025届校园招聘物流管培生
4096 阅读曼伦2025校招供应链物流岗位
3970 阅读亚马逊全球物流团队「物流销售岗位」热招中
3865 阅读KK集团2025届全球校园招聘供应链岗位
3793 阅读